簡評各種政改方案(1)
---各種方案在技術上的缺失
2014-04-28
花了兩天時間反覆輯錄坊間各種2017政改方案,發覺無論是對抗性方案抑或妥協性方案,竟無一案百分百完善者,香港政團政治人物水準真有問題。
其中,我將方案分為對抗性方案和妥協性方案,這是政治性的。而技術性上,通通有問題,以上各表中己列出,現再概括之﹕
(1) 就算是遵從提委會原則,也分不開公民推薦/提名和提委會權力的矛盾(如18學者方案,真普聯方案)
(2) 提委會組成方法﹕
(a)普選提委會成員,即再來一次普選,不可行的﹔全世界都沒有普選提委會成員這回事。(如香港2020方案)
(b) 納入立會議員+區議員,含金量莫衷一是。假如用「民選代表」概念,即每人獨立身份,權屬一票,代表自己。是不管他背後代表多少票(民意)的,這和票票等值無關的。例﹕美國参議員、法國提委會。(如人力方案)
(c)大幅度擴大提委會選民基礎,太遲亦太難了(如湯家樺方案)。
(d) 限制候選人得票不超過某數,如2020的不超過25%﹔自由黨的不超過300人(票) 。這是荒謬的,不可能辦得到的。
(3)沒有参選人vs. 候選人的概念﹔沒有入閘vs.出閘的概念(如香港2020方案) 。
(4)不知道太多人出閘競選,採取兩輪決,會做成賽果具不確定性。香港民主化不成熟,承受不了這種不確定性。(如湯家樺方案、香港2020方案、18學者方案)
(5)自由黨要求普選要強制性全民投票,這提法很不成熟,只有極專制國家才會這樣做。香港根本做不到,不投票是一種自由,自由黨十分不民主。
(6)多個政團要求候選人不用取消政黨黨員身份,這是無知的。香港不具備政黨政治,最主要是行政主導,特首當選人定必要中立。這要求也很多餘,到時宣佈退黨就是。
(7)「愛國愛港」不是法定程序。阿爺出口術,這是政治性,是輿論宣傳。香港是他的主場,她有權這樣做。香港人霎下霎下,身在鳥籠中,卻以為大哂,只準自己講結束一黨專政,不準阿爺講愛國愛港。
1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