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政治是關乎觀感 更關乎實力
作者:戴耀廷

「反佔中」簽名運動說簽名人數已超過一百萬,那的而且確令人覺得「反佔中」聲勢浩大。或許推動「反佔中」的人會自我感覺良好,這可能也會令支持民主普選的朋友感到難過,因香港的民主運動好像受到打擊;而其他人也可能感到「反佔中」比「和平佔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政治是關乎觀感(perception),因此無論事實是否如此,觀感是有可能影響政治決定的。但政治的觀感,終其意義是在於它能否最終轉化為可以影響現實政治決定的真正政治實力。但「反佔中」所製造出來的政治觀感,是否可以轉化為政治實力呢?或者我們也可以問「和平佔中」之前所籌辦的民間全民投票所反映得到的民意,又是否可以轉化為會影響得到現實政治決定的政治實力?

首先,很清楚的一點就是即使真的有一百萬人支持「反佔中」,他們的表態是完全影響不到那些支持「和平佔中」所爭取的普選目標的人的想法。我們現在談的是一場民主運動,是港人爭取他們基本政治權利的一場政治運動,這不是在議會裏面討論事情,所以遊戲規則不是少數服從多數。即使支持「反佔中」的人數是多於支持「和平佔中」的,那也不能阻止一群要保障自己及其他人的基本權利的人,用公民抗命的行動去爭取。

若最終政府方案不能符合他們的期望達到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的選擇,有一定數量的人會採取公民抗命的行動,這差不多已經是一個事實。即使他們是少數,這些公民抗命者是不會因有很多人反對他們的行動,就會改變他們的想法的。這不是符不符合民主精神的問題,而是關乎公民保護其基本權利的問題。因此,「反佔中」的民意是不能轉化為可以阻止公民抗命行動出現的政治實力。也即是說,「反佔中」所製造的政治觀感,只止於是一種觀感,並不能轉化為可實質影響政治決定的真正政治實力。

反過來說,民間全民投票有七十萬人明確表示要求立法會否決一個不能符合國際標準的政府方案,議案雖不具法律效力,但對一眾泛民主派的議員來說,卻有相當大的規限性。現實政治告訴我們在民間全民投票中投票的人,很大可能就是泛主派的核心支持者。若一名泛民主派議員最後在立法會投票時倒戈支持政府那不符國際標準的方案,那無異於政治自殺。

這也是說,即使「和平佔中」的民間全民投票沒有法律效力,卻因能左右泛主派議員的投票取向,就已轉化為可實質影響政治決定的真正政治實力。「反佔中」所收集到的民意與「和平佔中」所凝聚的民意,在本質上的差異就是在於它只是一種政治觀感,還是有可能轉化為政治實力這一點。

可能還有人以為「反佔中」的簽名,因也支持「保普選」,故也可以用來表示有更多人是支持政府現在大力宣傳的所謂「袋住先」方案,即只有一人一票但卻容許篩選候選人的安排。

因人數較之「和平佔中」的民間全民投票中表明拒絕「袋住先」 的為多,故他們認為「反佔中」簽名可以用來作為支持政府方案的民意基礎,來抗衡「和平佔中」的訴求。

但與「和平佔中」的民間全民投票不同,「反佔中」從來沒有說明他們所說的「普選」是什麼,也沒有一個具體方案讓人表示意見。因此,把所有簽名的人視為支持「袋住先」方案,那很大可能會是誤讀了民意。
—— 原载: 香港《信報》
本站刊登日期: Thursday, August 14, 2014
关键词: 政治 實力 政改
12001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