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ckinйеЏиѕІ/william.c иІјжArchive

    From:
  • иЋзІ
  • йиЁЋ
  • дєєзІ
  • ееЏ
  • дєєжеЏ
  • дёж
用戶名
密碼 註冊
查看: 1420|回復: 9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3-18 15:41:00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1)
---阿爺裡子是硬,外表是軟,走足程序


至於提名委員會的規則,我好奇怪,香港好多人都唔識,眾口一詞:「不能有篩選;不能有提名委員會;一人一票直選先至叫真普選」---無知得令人失笑,但好多學者都係咁。提名委員會和普選,是兩回事。所有選舉,尤如比賽,都有篩選的。比如學校運動會,所有學生都有資格参加比賽(普選),而評判員則令參賽者晉級比賽者(提名委員會程序)。

至於提委會是不是政治工具---如前述,for中共有效管治---我說是,但不是全專制政治。現在争抝的是程序正義,基本法程序本身是冇問題的,我說過多次,目前提委會的選民基礎及參與性是有問題的(用民主的角度),需要修正。但反對派不作此圖,要去推翻基本法,等等。從政黨政治看,假如想在提委會中擴大自己力量,需要作出政治運作,在西方多是這樣子。現在反對派/民主派陷於民主協商(真普選聯)和街頭暴動(部份激進派)之兩難中,戴方案則是真協商假暴動。

阿爺睬你都傻,自八九六四之後,一直當香港反對派是敵我矛盾---激進派唔好天真,以為阿爺害怕。天朝性格,不能有損統治權威矣(如龍獅旗事件),壓你係為咗面子呀,唔係驚呀。可怕的是(泛民角度),阿爺裡子是硬,外表是軟,走足程序。現今選委會(即以後提委會)的「社會廣泛代表性」不是說給反對派聽的,是說給廣泛社會及外國人聽的,那有什麽好談判的,點郁提委會?

現實上更是,香港已泛政治化,是建制派Vs.民主派=管治派Vs.反管治派,是敵我矛盾。管治者一定唔俾你反管治派(反政府派)抬頭的。兩者似乎都在爭取民意---只是公關功能,鳥籠內唱歌(前天《天外有天》那個什麽東爆出「成功佔領中環又如何?」,算是一種頓悟)。反對派中的激進派陰毒,侈望社會爆煲(郁消等人一貫的唯恐天下不亂),而中共似有信心令2017普選軟著陸。2017方案「真假普選之争」大概只是一場文宣遊戲,不是「民主決戰」。
1017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47:35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2)
----人網幫談選舉


言歸正傳,再講提名委員會。鄭大班比喻馬會董事會選成員或選馬匹,比喻是錯的。最令人膛目結舌的是人網消又豬噏,話香港提名委員會相等於美國大選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票。此君七年前和我辯論過直選間選問題(之後無再接我的荏)---他錯認為直選即蕳單地為普選,他錯認為美國大選是直選---多年後不只盟塞如斯,還不進則退,豬噏提名委員會相等於選舉人團票,令人擲筆三嘆。

Btw,美國「選舉人票」是綑挷式投票,選舉人(elector,唔係voter)冇個人意志的(歷史上有幾個人反過水,但票無效)。嚴格來說,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票才是正稱,「選舉人票」在某種意義上僅代表張數,即州份數。

消氏自持強聞博記,不肯敲吓電腦温故知新,神仙難救。其擦鞋仔肥亨尚肯用維基印證功能組別=/=普選---這一點,以後說。肥仔劉主席國際知識有點底子,上周講香港選舉,卻彈出一句什麽「單一議會制」,把我嚇了一跳。查香港是單一制國家下 (一國兩制)的地方政府(有仿邦聯制權利,但冇邦聯權力),行政首長為任命制+地方普選制2017(聯邦制),和議會無關的。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行政主導制,非三權分立,立法會最無權。(可參看本人的《論聯邦制及民主》)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48:06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3)
----普選、篩選、政治操控


昨天肥仔劉在《網上最大黨》中談提名委員會,好像查過吓書,有點兒進步。但戒不掉類政客式的浮誇及失實,話普選不能有篩選,話至多學法國咁(總統選舉),進入第二輪選舉云云。但話未講完,他又舉出法國的提名方法:三萬多社會精英中五百人簽名,即可參選(入閘權),自打咀巴,呢條肥仔將D概念搞亂哂。

係咁的:
●普選同篩選唔係咁嘅關係,所有選舉,都有篩選。提名是篩選中的一個過程。

●篩選過程分民間篩選(無約束力)及官方參選制下的篩選(有約束力)。前者如美國,理論上自由自在,但約定俗成兩黨制。後者如香港提委,在沒有政黨政治下,在中央不容許反對力量成為正式的一翼的情況下,官方參選制下的篩選制遂成。

●全民投票的競選中遴選/輪選和提名過程中的篩選,是不同的。肥仔劉將法國此兩種步驟混為一談。

●法國的提名方法和香港的提名委員會有什麼不同?(指程序本質) 香提委甚至有選民。

●當然有不同(我冇咁傻),就是政治操控的程度。今天反對派唔識在中共政治操控on提名委員會上反擊中方,徒擾擾攘攘,盲盲中中。

●殊不知,你好難量度政治操控度的,而程序上(法律)無錯噃!殊不知,1984年基本法已定出提名委員會方法。殊不知,第一屆選委會成立,己訂立了政治操控性質,今天你反條毛咩。什麽國際組織,什麽國際公約都冇得嘈的,就算嘈吓都影嚮唔到老共的操控。

●專呃稿費的蔡x强又放x文:《香港要的是「伊朗式」普選嗎﹖》(2013-03-15)。一字咁淺,伊朗的普選是百份的八十以上政治操控,而香港的普選/提委尚有民間基礎,中央政治操控似有若冇的進行,你不能說他們不對,遑論犯法。香港提名委員會尚有20多萬選民自由意志選出提委,伊朗的憲法監護委員會(Council of Guardians)有嗎?(單聲肥仔劉,法國推薦人也沒有選民的---但有民意基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49:05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4)

(william.c 自制表,有錯漏請指出)



注:                     
*  實際上兩大黨外有多人參選到底。(肥仔劉話各州有人參選,唔知噏乜,大選是全國性的)      
** 2012年有十多個候選人,法國篩選門檻好寬鬆。      
***美國的初選primary eletion,是十分有名的,但不等於香港的預選。也不是一人一票全民初選,無地方會咁On居的,故而叫全港三百多萬選民選出提委,也是無可能的。
****香港的什麽電子公投,實際上是一種民意調查,公效力差過美國的初選。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49:34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5)
---敵人講錯說話,個個問題就當不存在?


關於篩選的争抝,梁愛詩說:「三百幾萬人點一齊選?…」,嘩班友執到寶,幾乎眾口一詞狂插,其中消氏運用其名句:「我從未見過有人咁唔識嘢的?咁唔識政治制度的….!」

我睇到這些,感到悲哀,盲都睇到,白髮梁係講錯說話,口誤。盲都睇到,佢嘅意思係「太多候選人最後點一齊選?」白髮梁講錯說話,抵鬧,但不能因為敵人講錯說話,個個問題就當不存在,真理就此產生。套句俗語,這豈不是小學雞作為?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50:00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6)
----「多候選人不過半數怎辦?(故而要飾選)」


消氏又諷剌梁英說的「太多候選人假如不過半數怎辦?(故而要篩選)」,我未CHECK過梁英原話,但消氏唔使叻唔切,消氏大概未想過箇中含意。我猜梁英意思是,香港特首在沒有第二三輪的遴選下,假如沒有篩選,假定五六人入閘齊齊選,最後當選人有可能只得二三十個巴仙選票,認授性就不足。這叫相對多票制,台灣2000年時,陳水扁得38%,宋楚瑜得37%,連戰得24%,後來台灣社會八年動盪不安,是否與此有關,待考。(注)

肥仔劉津津樂道的「法國第二三輪的遴選」制,前有述,和篩選無關,不贅。仲有一樣嘢唔好,因為香港冇政黨政治,客觀沒有了符合民主精神的「槓杠政治」功能(不涉錯對),比如2012年,假如有第二輪遴選,何俊仁分分鐘會成為造王者,建制派要分返D好處俾反對派。倘如此,這不符當今香港政治倫理,會讓當今香港政治均勢解體。就算是成熟的民主制度社會,聯合政府都是很不隱定的。(1990年載卓爾載卓爾夫人給(黨內)二三輪遴選制趕下台的,我替她不值)。所以,under這個情況,多輪決的遴選制是不妥的Besides,肥仔劉作為黨主席,要惡補吓,唔好學老細消下下都講「應份」,以為抓住一根稻草,真理就在自己手中。

注:當年本人在台灣論壇上寫得好爽。評斥當時台灣政壇敗局肇因:(1)李登輝1994年取消「委任直選」制---我一向贊成全民普選,但反對直選總統。(2) 李登輝取消閣揆提名國會同意權(1996)---台灣成大總統制。(3) 總統選舉相對多票制instead of 絕對多票制---引致總統認授性不足。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53:18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7)
---「提名委員會是小圈子」和美國的比較


練乙錚又跑出來大談「普選定義」,大喊「提名委員會是小圈子…」。假如練是個政客,情有可原。而練作為一個博士學者,咁樣鸚鵡學舌跟住人叫,算點呢?選委會/提名委員會明明有20多萬選民,點可以指鹿為馬說是「千多人的小圈子」呢?係,得承認,選委會/提名委員會係中方政治操控的組織,但它不是全無民意基礎的,其中的70位立會議員,後面便有三百多萬選民,更莫說區議會代表(117人) 後面那三百多萬選民了。

香港激進派一直崇拜美國選舉制度,大概沒想到民共兩黨侯選人俱由二千多名的黨代表大會的小圈子篩選出來的,全國的2億幾人是無say的(肥仔劉倒On99地叫三百萬人選出提名委員會) 。初選無疑係初選但實際上是類民意調查,而理論上及程序上是經過小圈子黨代表大會才能入閘。大家有冇想過,美國兩黨全國黨代表係點挑出來的?大部份係內部協商挑選,不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不可能),承受性低過香港提委會,而功效上,美國全國黨代表大會仲廢過香港的提名委員會,眾所周知,美國黨黨代表大會是一種嘉年華會,非授權大會,焦點在副總統及提名演說(下一輪接班人選)。

2012年香港選特首和美國選舉情形其實差不多,利益集團拱出影子侯選人。第二階段,唐英年基本上是給輿論/(民意調查)(初選)打敗的,第三方何俊仁冇嬴過。到之後阿爺幕後拍板(美國則是幕後利益集團),提名委員會/黨代表大會只不過是一個endorse機構,D人不要太武斷話香港不民主,美國小圈子的黨代表大會絕對民主得過香港提委會(臨塲時人選己定。假如何俊仁第二階段有80%以上民調支持,相信阿爺會企係度,使乜今日佔領中環?激進派叫得震天價響的「小圈子、小圈子…」,邏輯上既錯誤,也唯心得很。而博士學者練乙錚扮政客,多千人還Qoute他的"控訴"!?,令人歯泠,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53:48 |顯示全部樓層
又談提名委員會(2013年)(8)
----重貼舊文


遵朋友所請,重貼舊文:

選後感言:2017年政制---提名委員會(2012-03)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54:27 |顯示全部樓層
抽貼最後一段:
--------------------------------------------------------------------
2017年政制---關於提名委員會(5)---- 如何搶攻提名委員會戰場
2012-03-28

(以下是For反對派發聲)

●提名委員會的戰塲空間,深究下去,只有三途:
(1) 重劃界別(根據選委會)。為了文明進步及民主,梁政府應重劃,舊選委會成份太既荒唐了。但估計,怎樣劃,都會有利於建制派,反對派這場仗很難打。

(2) 提名委員會選民的代表性和普及性。其一應細分及畀定是界別中的行業分類並吸納,這可以擴大提委社會代表性。其二是行業性中的合資格選民的參與度---這方面的方法我在論功能組別舊文中己有論及。在舊選委會中,我們幾乎看不到選委會的選民的存在。其三應絕對一人一票(不要一如功能組別一人數票般荒唐) 。假如反對派能催谷到提名委員會產生200萬選民,才能扭轉乾坤(後面普選的370萬選民是沒意義---我這樣寫,會給阿爺臭駡)。然而,梁政府一定會守住這條底線,不會大修改的---開玩笑,讓笫一輪200萬人真普選?

(3)提名委員會成員的提名資格。在以往舊選委會中,我們幾乎看不到選委會成員提名程序的存在,遑論競爭了。比方,我是一個舊電影人,也留意時事,我就不知道(2012)這十幾個影視界選委是怎樣綳出來的?

反對派速速派上日程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法、提委選民的界別劃分、和提委選民的投票方法』。

(M)

(這一章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3-5-8 04:55:20 |顯示全部樓層
一年過去了,我似乎見不到反對派人提出過:『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法、提委選民的界別劃分、和提委選民的投票方法』。

這個修正,其實早在第一屆選委會出現之前就應去争取,不斷進行"政改"才是。現今十多年過去,生米煮成熟飯,激進派郁人之流繼續砸鍋(全民制憲、本土民權),昂書生真協商假暴動派戴博士則叫萬人重新洗米煮飯(萬人傾方案),溫和派真普聯則首鼠兩端,言不及義,香港人都幾得意。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Archiver|手機版|ckin馬友農/william.c 貼文Archive

GMT+8, 2023-6-4 05:48 , Processed in 0.0233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