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ckin馬友農/william.c 貼文Archive

    From:
  • 謎網
  • 香討
  • 人網
  • 咬台
  • 人民台
  • 中時
用戶名
密碼 註冊
查看: 1768|回復: 11

初探『社民連』宣言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1:20:05 |顯示全部樓層
『社會民主連線』宣言(討論稿)

(轉貼)
--------------------------------------------------------------------------------
『社會民主連線』宣言(討論稿)
一.
回歸以來,香港面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挑戰和衝擊十分嚴峻。
政治方面, 一而再,再而三的「人大釋法」不但扭曲了<基本法>,戕害了法治,更令「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成為泡影。民主、人權毫無寸進,「行政主導」的政府更加擅專,言論自由的空間愈見收縮。

經濟方面,九七金融風暴突顯香港經濟空洞化及泡沫化的結構性危機不但未見消弭,而特區政府的經濟、財金政策更向財閥、財團傾斜,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化暗為明,其結果就是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裡;經濟不平等,競爭不自由,不但貧富懸殊加劇,更有「富富」懸殊。

社會方面,殖民地時代的社會不公延續,低下階層生活艱困,弱勢族群尊嚴掃地。更加不堪的是,中產階級不斷分化,社會安定的主流力量互相排斥。

二.
面對當前困局,我們認為首先要改善低下階層的生活質素。只有在不同的公共政策的層面進行財富再分配,將公用事業、社會服務和基本建設全部或部份由公眾擁有,使之成為社會產業,根絕財閥、財團藉著壟斷牟取暴利;以及實行稅制改革,才可消除經濟不平等、競爭不自由、社會不公平的深層矛盾,令香港成為民主、公義、均富的社會。

其次,民主的真諦,是人民決定自己的幸福,人民透過政治參與,直接或間接有份制訂公共政策,實現自治,才能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不受剝奪。

三.
與董建華一樣,曾蔭權的權力來源是北京中央政府,所以他也一樣要「仰體上意」,雖是「獨裁無膽,民主無量」,亦要披上「以民為本」的畫皮。但是行政長官如果不是由普選產生,則「以民為本」只會淪為空話。我們堅決反對「小圈子」選舉,繼續積極爭取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以及立法會、區議會成員全部直選。

不過,民主不僅是一個產生政府的方法、一種社會運作模式,一個解決社會矛盾及衝突的機制,而且是人民的生活態度及方式。因此,讓巿民大眾在攸關生存絕續的重大議題上有全民投票的權利,也是我們積極爭取的目標。

此外,要讓「社會民主」開花結果,必須在建制外組織自力救濟的抗爭力量,制衡及監察政府和議會的運作。

四.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最近在美國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旨哉斯言!然而,中共「一黨專政」是民主政治發展的最大障礙;中國人民一日未能當家作主,香港民主事業亦難竟全功。兩地唇齒相依,作為中國公民,我們不能獨善其身,必須與十三億同胞休戚與共,為實現中國的政治民主和社會平等努力奮鬥。

民主是時代的潮流,人民的需要;中國目前面對政治、經濟及社會深層矛盾的問題,必須透過建構一個開明、公平的政治參與制度,才能獲得真正解決。

1989年春夏之交神州巨變,波瀾壯?的「愛國民主運動」,以血腥鎮壓告終;十七年來,我們身在相對自由的國度,基於良知,不敢忘記。

我們深信,中共終將要公布「六四慘案」真相,追究責任,並且對「六四慘案」受難者家屬提供賠償。這是歷史的鐵律,時代的巨潮,不可反動,無人可以逆轉!

五.
台灣海峽兩岸的分治已逾半個世紀,由對抗到和解,由和解到合作,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任何政治力量的干預都屬徒勞。

我們認為,統一是手段,兩岸人民的福祉才是目的;我們贊成「和平統一」,但必須建構在民主、自由、均富的基礎上。

六.
民主就要是有反對的自由!

面對「行政主導」的擅專政府,「社會民主連?」就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建設公平及民主的社會,關鍵在於推動民眾參與抗爭,投身社會改革運動的行列,參與議會選舉祇是變革社會的手段之一,我們將視之為走向群眾、實踐理想的工具,絕不劃地為牢,將之當成與建制妥協分肥的籌碼。

我們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我們反對踐踏勞苦大眾的腐朽建制!我們反對財閥壟斷社會資源!人民力量必將茁壯成長,民主公義必如一輪旭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2:26:05 |顯示全部樓層
初探『社民連』宣言(1)--前後不一訊息

社民連終於成立,從他們的宣言(討論稿)中終於清楚了他們的組織風格及路線內容。有人說公民黨是左派政黨,對比之下,我以為,社民連就是一個極左派政黨了。

在評說這個組織之前,說說籌備期間這個組織散發的前後不一訊息:
●社民連强調是反對派,有人認為意涵不清楚。現在宣言說:「面對「行政主導」的擅專政府,「社會民主連線」就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派!」但我以為還是不清楚。
●是左派政黨,這點符合。甚至提昇到「真正的左派」。
●黃毓民說社民連不是一個政冶組織,我想是口誤。
●黃毓民初時說社民連的目標是不参選,後改口說只不参選選委會。初時有成員說社民連不是一個競選聯盟,後來長毛又說社民連是一個選舉組織,亂作一團。現在的宣言則除不提不参選外,還强調「建制外組織自力救濟的抗爭力量」。
●初時說不提平反六四,現在宣言是没提平反六四,但意思上還是要「追究責任」。
●初時强調不是革命,即企圖擺脫「民主抗共(中)」的標簽。現在宣言所表達的還是敵視中共。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3:15:11 |顯示全部樓層
初探『社民連』宣言(2)—估計鷹派戰勝鴿派

在初時,16/04第一次記招之後,為什麼社民連给我的印像是「温和轉右」的呢?即從激進的「民主抗共(中)」轉向「民主認共(中)」以至「民主容中(央)」的呢?而那次的記招,社民連的表現確是這樣子。我之後還撰文曰:『「社民連」的宣示是回歸形態邁進的一大步』!(#131)

為什麼短短半個月,社民連又回復到「民主抗共(中)死硬派」的形相呢?難道是記者第一次報錯了料?恕我冒犯,我猜测籌備時社民連內部有强烈的路線爭論,最後是鷹派(激進抗共)戰勝了鴒派(民主認中),社民連又回復「民主抗共(中)」的舊路線,可惜這是一隻老鷹,了無新意。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5:06:19 |顯示全部樓層
初探『社民連』宣言(3)—明合之眾,聚而不黨

話說,社民連的結構是老朋友遇上老問題,是明合之眾,聚而不黨。老朋友是都是江湖老面孔,各有小天地。老問題是「埋堆競選」、埋堆爭位、埋堆同原泛民派爭位。

爭位問題中,又分開参選派和不参選派。不参選派以黃毓民為首,以高級清客身份來插花,追求做帝師,蔑視落水參選。故而初時以發言人身份說了一大通参選不是目標的怪話。假知說他自己,也不應用這個身份說。毓民又說「選不上嚇嚇其他政黨也好」,插花心態表露無遺。

不参選派中另一堆人應是助拳派,以参加俾面Party心態參加,當然不儘是俾面,替人抬橋自己也聚點光何樂而不為。不要誤會,我沒有忽略他們另一方面想解民於倒懸的意願及行動,兩者並存並不相左。

然而社民連的功能,以我的估計,是参選,客觀的現實意義是参選。組織內涵的需求大於政治教化的需求(即宣言上的bababa),民眾有多少會興奮的?那麼,社民連暫時的結構---群以聚之,聚而不黨,就比較大鑊。鬆散的非政黨組織想爭到位,比較難。另一方面,社民連自己是不是明確地想要爭位,還未有堅定的意識。

至於它會不會成為一個扎實的政黨,我看不太容易。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5:18:09 |顯示全部樓層
再探『社民連』宣言(1)—看不到中港政治的真義

在香港搞政黨搞政治,具體表現就是参選,不然就只是一種壓力團體。上街行動抗爭是壓力團體的行動的一部份。社民連搞錯了政黨定位。(這裡排除暴力革命這個可能性)

而面對政治議題,一是中港政治,一是民生。沒有人會不談中港政治而能成為一股政治力量者,正如台灣政治主軸是兩岸政治一樣。

我以為泛民派作為反對黨派(不是反對派),自八十年代開始,直至2006年的社民連,面對中國問題,都set錯了焦點。不以歷史觀看問題,以應不應該要求歷史,不以實事求是面對歷史,當中國是敵體。這是香港政黨尤其是泛民派政黨的盲點。(或者是故意也說不定,不然不能由此利用之)

中港政治,我以為應入於「地方V.s中央政治」一環,正確來說是「回歸政治」中的地方V.s中央政治,而不是民主抗共政治。假知真的要民主抗共,要波及全中國才成,躲在香港民主抗共,是風流抗共,自我圖利。正如台獨要民主统一中國,要派人去大陸宣揚民主才是。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5:25:21 |顯示全部樓層
再探『社民連』宣言(2)—香港回歸平顺

回歸歴程自1982年始,我以為,要卅四十年時間才能磨合完成,老兄,解放軍駐港才八年,在歴史上僅是驚鴻一瞥。無疑,作為中央,最大的弊瑞是共黨政府,才引起海外包括香港民主抗中的誘因。然而,想像一下,現今中國假如由國民黨民主政府統治,香港回歸就好過了點?香港就不是地方政府?

香港作為不情不願回歸的地方(起碼我本人是如此),看來待第一代人成長之後,才能慢慢全面地消弰敵視中央,現今社會上殘餘反共(中)的人肯定不少。以選票計,老簫估計是15%,毓民不選真是笨。(拒共但不敢反共約為50%)

作為一個歷史見証人,我覺得香港回歸竟出奇地平順。不要說反抗,連敵視的也不多。記得1982年宣佈收回香港之後,我和某恐共友人醉酒於尖東,仿如香港未日,現今香港要倚靠母國共存共榮。有友人以為九七後不能出境香港,結果是打破頭臚要北上,有人以為司徒華黃毓民李怡會坐監,等等,結果是癫狗日報負債千萬....。

我最觸目騖心是這一句:你如何能防止此制腐蝕彼制?結果是港人要求阿爺出手炒老董。老鄧口吐共軍駐港之言時,股市跌百點,現今共軍八年秋毫不犯,港人視為理所當然,這就是歴史的演進。我們都活在歴史的演進中,中央收回地方(尋且容許高度自治),不是征服一個地方。我們那能漠視歴史的事實及規律呢?

無疑,另一方面,一個六四改變了香港回歸中國在認同上的軌跡。寄養子突聞親父姦殺親母(六四的比喻),反不反?遂有百萬人上街。然而十七年過去,惡父俾返家用且有悔意(但不鬆口)。父子関係又不能改變,你反什麼呢,人總要活下去。毓民和陸傑之流,就算沒有六四,也會一反(共)到底的,但是,難道他們是社會主流?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5:39:23 |顯示全部樓層
再探『社民連』宣言(3)—支聯會民主抗共(中)情有可原

「地方V.s中央」有它的客觀環境及條件,民主抗共(中)有它的良好願望,但客觀環境及條件则薄弱。1989年的支聯會持有這種意願及行動,情有可原,但這種意願及行動僅壯大了「地方V.s中央政治」中「地方反對中央的政治力量」,side effect只有些微監督中共專制統治的功能,但未達到「抗共及民主」的目的。但另一副效果是讓中央猜疑香港回歸之心,客觀上滯遲了兩地融通的歷程,是雙輸效果。這種互相猜疑的心態,延至今天。2005年政改被推翻就是一個好例子。

1989年的支聯會民主抗共情有可原,大抵是時代需要。以至廿一世紀的民主黨民主抗共也情有可原,因為身不由己,它不民主抗共,根本上就是自毁立場自毁身份。然而大家都知道,事實上民主黨己右轉了(不是很民主抗共)。它本身沒錯,只是過氣。

到公民黨才是應時代的需求,擺明要丟掉民主抗共的包袱的一個民主派(相對於保皇派)政黨。

然後出現了一個社民連,它是泛民派的極左翼,是民主企硬派。從它的宣言(討論稿)可以看出,這一派又回復到民主抗共的老路。天啊,民主黨這條路己經行不通,社民連不經改進,一本通書睇到老,不是昧於時代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7:00:52 |顯示全部樓層
再探『社民連』宣言(4)—社民連昧於形勢

搞政治係人都知,要掌握時代需要。老簫月前反芻民主真義,也說過掌握時代政治需要為首義。這就是唐德剛所說的掌握時代主題,孫文當年的「驱除韃虜」口號概括了時代及政治需要,因而成功(但也要20年時間)。底因是當時社會矛盾確是在於韃虜,孫先生掌握了時代矛盾。(注:但當時主矛盾不是種族鬥爭)

請問,香港現今社會狀況真如連民連宣言所描繪的那麼嚴竣嗎?請問,香港政黨政治主內容還是民主抗共嗎?作為一個政黨的綱領性論述,思維性不可謂不低。梁山聚義在於民不聊生,社民連聚義在於老朋友re-construct矣,緣何誇大民不聊生這一部份?緣何將矛盾放在中央是敵體身上呢?這些誇大的陳腔濫調怎可以作為一個新政黨的營養素?

熟讀老毛書藉的社民連主持人難道不知道,搞政治第一課是:「正確評估當前政治形勢」麼?難道社民連主持人沒留意2005/12時,民調顯示,港人超過半數是支持政改的(但死硬派不相信)?到了今年三月,民調顯示,超過半數港人要求平反政改。假如有公投,兩次都是顯示是民主容/融共,而不是民主抗共。現今港人是否警覺到當時是被黎智英等人「夾」(以時間表Hijet議員),待考。而社民連昧於形勢则很明顯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7:09:44 |顯示全部樓層
L.sung
註冊用戶

william.c:
聽你的語氣,好似認為社民連宣言(討論稿)由黃毓民所寫,錯了,快去重温1/5龍門陣。社民連宣言(討論稿)由陶君行等人所寫,同時,陶君行仲係民主企硬派。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7:45:22 |顯示全部樓層
L.sung:

謝謝提點,我去聽過了。是,我想不到主筆者原來是陶君行等人。我要改正先前對陶君行在民主抗共的問題上轉趨温和的看法。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06-5-8 07:48:51 |顯示全部樓層
Lsuiming
註冊用戶


聽講梁錦祥都有参與社民連,點解籌委會名單中唔見佢個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Archiver|手機版|ckin馬友農/william.c 貼文Archive

GMT+8, 2023-4-1 16:28 , Processed in 0.05451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